交流園地
 

文章內容列表

發表日期_時間 文章標題 發表人 回應
2024/08/18
★【中元節】至!《這天晚上還能出門嗎》?★
秘書處
原文內容
★【中元節】至!《這天晚上還能出門嗎》?★

台灣命運風水師協會 許耀天理事長整理

☆8月18日,【中元節】!

陰曆七月,是我國傳統中的“民俗月”,被稱為“祭祀之月”、“孝親之月”。

而陰曆七月裡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日——【中元節】,也同樣具有祈福、敬祖和追思的意味,和【除夕】、【清明】、【重陽】並稱為『四大祭祖節。

☆【中元節】《晚上可以出門嗎》?

“七月半,鬼亂竄。”很多人都聽過這句俗語。

一到陰曆七月十四、七月十五兩天,老人們總是叮囑年輕人,晚上早點回家,今天不適合在外遊蕩。

但明代文學家『張岱』的《西湖七月半》,早早就將這類迷信說法打破:’‘西湖七月半,一無可看,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。”

所描繪的,正是七月半時夜遊西湖的盛況。

可見在古代,七月半出門夜遊不僅不避諱,還是種風潮。

而之所以演化成“晚上不能出門”的說法,多是來源於人們對逝者的敬畏。

所以說,【中元節】晚上是可以出門的,大多民間禁忌,也只是不能去荒郊野外瞎逛。

☆七月半,2物不吃!

自古以來,民間便有在七月設醮普渡的習俗。

傳統習俗中,在七月“鬼月”的第一天、第二天、第十五天和最後一天都要進行拜祭。

古時,人們非常重視中元節。

北齊時的《顏氏家訓》、宋時的《東京夢華錄》、《夢梁錄》等書籍中都提到了【中元節】或【盂蘭盆節】。

典籍中記載:「【中元節】前幾天,市面上有賣冥器、時鮮瓜果、油餅餡餅乳餅豐糕的,色彩斑斕,叫賣聲不絕於耳。到城外去祭墓的,絡繹不絕,較之清明節尤勝。」

【中元節】的特殊意義,也使其衍生出諸多禁忌習俗,除了大家熟知的“晚上不能出門”外,在吃食上也有一些講究。

01、不吃麵條

麵條有長長久久的寓意,給家裡的老人祝壽,以及為求得出門順利平安時都會吃麵條。

但【中元節】畢竟是“祭祀節”,這天吃麵條會顯得不太合適。

【中元節】的傳統美食一般是《花饃》和《餛飩》,這樣的食物都有寓意和講究在裡面。

比如《花饃》就有發家致富的寓意,而《餛飩》形似元寶,連湯帶水的也表示富足之意。

02、不吃梨

梨作為“百果之宗”是非常不錯的食物,立秋之後天氣乾燥,很多人也喜歡吃點秋梨。

不過在【中元節】當天吃梨,有些不太合時宜。

畢竟梨的諧音有“分離”之意,何況【中元節】時期上市的梨都是還沒有完全成熟的“伏梨”,所以【中元節】這天梨最好就不要吃了。

☆【中元節】要“秋嘗”?

【中元節】又叫“七月半”“盂蘭盆節”,每個不同的名字都代表了【中元節】不同的思想來源。

簡單來說,它起源於祭祖的民間習俗,後來又融合了儒釋道各家思想。

而祭祖,又和“秋嘗”密不可分。

古代在七月舉行的獻祭儀式,叫做“秋嘗”。

秋天是收穫的季節,人們要把成熟的穀物獻給保佑自己的先人,祈求來年有個好收成。

“秋嘗”剛開始並沒有固定的日期。

由於七月十五是下半年第一個望日,也是秋天的第一個月圓之夜,秋氣新來,在這時候祭祀亡靈是一個絕佳的選擇。

“七月半”的稱呼由此而來。

【中元節】雖然是一個亡靈的節日,但它背後的內涵卻是很豐富的:有靈魂信仰,有儒家孝悌,也有祖先崇拜。

所以,把【中元節】簡單粗暴地當成嚇人的“鬼節”,絕對損失一個億。

☆【清明】和【中元】,有什麼不一樣?

【中元節】和【清明節】,雖然都是祭祀節日,但兩個節日的形象有很大差距。

根源是祭祀物件的不同。

在古代陰陽的觀念裡,所以清明節祭祀物件是親人,要去親人墓前祭掃。

而【中元節】是一切亡魂的節日,從古至今中元節的祭拜物件,已經從祭田、祭祖發展到超渡“無主孤鬼”,安撫鬼魂。

這天祭祀祖先也不必到墓上,在家裡就行。

☆【中元節】,不止在七月十五?

陰曆七月十五,是中國民間傳統的【中元節】。

然而,客家人的“中元節”、“七月半”,卻大多不是陰曆七月十五,而是比之早一天的陰曆七月十四。

一說是南宋末年,元朝軍隊南下,暴虐鄉民。

當時,客家人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驚恐,但又恰逢“中元節”在即,於是,就在前一天把節給過了,以避兵擾。

二是來自閩西永定洪坑。

傳說當年有林氏兩兄弟分居兩地,輪流奉養母親,議定【端午】、【重陽】、【中元】三節提前一日過,以盡孝心,如此幾年竟成定例,沿襲至今。

中元寄哀思,燈下念故人。

當離別成為世間的劫難,珍惜才是最好的解藥。

活在當下的我們,要知道生命何其短暫,有生之年應該好好珍惜。

珍惜稍縱即逝的年華,珍惜身邊的人和事。

不管是燒袱紙送祝福,還是捧雛菊寄哀思,或祭先人,亦或是放河燈,即使是陰陽相隔,也隔不開彼此的牽掛和思念。

坦然面對死亡,好好珍惜當下,是中元節真正的意義所在。

勿忘過去,展望未來,為故人寄一份哀思,道一聲珍重!


回上一頁

回首頁 最新消息 活動聯誼 會員專區 好站連結 疑難解答
協會簡介 訓練講座 觀光產業論壇 交流園地 聯絡我們 加入最愛

台灣觀光產業永續發展協會
TAIWAN TOURISM SUSTAIN DEVELOPMENT ASSOCIATION
台內社字第0九五0一二0五三0號 核准立案
會址:台北市10044博愛路25號7樓之4
電話:(02)2331-9718、傳真:(02)2331-9902
 
TGB 協會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! 未經授權同意,請勿將內容及圖片複製及轉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