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流園地
 

文章內容列表

發表日期_時間 文章標題 發表人 回應
2012/08/23
◆<觀光客>加持!「商圈」產生<質變>!?◆
秘書處
原文內容
◆<觀光客>加持!「商圈」產生<質變>!?◆

(中時電子報;2012/08/22上午05:30工商時報記者劉馥瑜╱台北報導)

「去(2011)年1整年」,「台灣」<接待>「超過600萬的觀光人次」,由此<引發>的「龐大消費力」,帶動「各大商圈開始出現質變」。其中,包括「知名的101、西門町、東區、師大、永康等商圈」,甚至「新北市的平溪、鶯歌或新竹內灣等」,紛紛順勢推出「旅遊季」或「特色伴手禮」,大搶<觀光財>。

『長期研究台灣商圈變化的商研院研究員朱浩』指出,<近年來,隨著「大陸、日本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港澳來台旅客」的增加,「台灣商圈」大致有以下幾種變化:「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、改變行銷方式和通路、組織與定位的改變等」>。

<以「新竹內灣商圈」來說>,『朱浩』舉例,<原本該地就有「野薑花肉粽」,但肉粽不方便旅客攜帶,後來研發出「野薑花蛋捲系列」,方便作為伴手禮。不僅如此,「內灣」也推出「螢火蟲季」,希望「將旅客駐足時間拉長」,也「適合一家大小共同前往」>。

隨著「來台旅客形式的不同」,「對台灣商圈也有不同的影響」。以「團客」和「背包客」來分析,『朱浩』說,<「團客會聚集的商圈」多以「知名的人氣景點」為主,如「101、信義誠品、士林夜市」等;至於「自由行背包客」,則「比較會到巷弄商圈」,例如「永康、師大商圈等」>。

如以「旅客來源」分析,『朱浩』指出,<「日本背包客」喜歡聚集「西門町、永康等商圈」,至於「港、澳、新加坡的背包客」,則「偏好往鄉村田園走」,因為「他們原本居住的城市都市化程度已相當高」,反倒喜歡「到宜蘭、花東等一帶」休憩>。

不僅「北台灣」,近兩年,「中台灣、南台灣」也有「許多商圈」開始受到「外國背包客的歡迎」,如「台中的精明一街、一中商圈」,還有「台灣地方特色濃厚的台南安平等」,也逐漸嶄露頭角>。

事實上,「商圈要能夠吸引觀光客」,『朱浩』認為有「幾種方法」,例如<名店效應>,像「鼎泰豐、永康冰館(已搬離)」帶動「永康商圈」就是很顯著的例子。或<舉辦各式大型活動>,如「台北燈節等傳統民俗活動」,<結合在地商圈特色,就能帶動商圈人潮>。

至於「現在許多大陸團客來台觀光」,<帶動的周邊商圈效益>則「相對有限」。『朱浩』分析,<因「大陸團客來台」多半「會被旅行社帶到有合作的特定商家消費」,且「有固定的上下車導引模式」,「商機很難擴及到周邊商家」>。


回上一頁

回首頁 最新消息 活動聯誼 會員專區 好站連結 疑難解答
協會簡介 訓練講座 觀光產業論壇 交流園地 聯絡我們 加入最愛

台灣觀光產業永續發展協會
TAIWAN TOURISM SUSTAIN DEVELOPMENT ASSOCIATION
台內社字第0九五0一二0五三0號 核准立案
會址:台北市10044博愛路25號7樓之4
電話:(02)2331-9718、傳真:(02)2331-9902
 
TGB 協會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! 未經授權同意,請勿將內容及圖片複製及轉載!